从前,“刷刷刷”切水果的水果忍者,如今,各大巨头纷纷入局的“你浇水我包邮送水果”的线上水果农场,水果的魅力从来都不拘泥于进口的那一刻。记忆中的罐头已逐渐黯然退出舌尖的记忆,但水果穿越时光,一直陪伴人们的每个开心痛苦的瞬间,分享生活时光里的小确幸。正是你有水果,我有事,水果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,也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一部分。
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,从荔枝自由到车厘子自由,从阳光玫瑰到油柑,再到刺梨,小小的水果总是懂得如何搅动人们荡漾的心。如果要问这两年艰难、受冲击严重的行业是什么?
地产、制造、实体餐饮、教培乃至互联网等都会被频繁提及,但这些属于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消费的产业,体量大、必需度较高,行业不景气但不会消亡。
相比坚挺的生存消费,文化艺术享受消费要脆弱得多。当经济不景气、生存环境恶劣时,文化产业就会真正面临直接的生死存亡压力,它们缺乏韧性、容易被忽视且缺乏公共援助。更艰难的,是那些非必需的、小众的、稀缺的精神文化产品和从业者。图片
演出行业的至暗时刻
2022年4月29日,是世界舞蹈日。
这,也是创立14年的舞蹈剧团“陶身体”在国家大剧院开启6天“数位系列全演”的大日子。然而在开演前,剧团在宣布演出取消的同时,宣布剧团解散。
就在陶身体宣布解散的同,杨丽萍云南文化公司旗下《云南映像》演出团队也正式宣布解散两家舞团的解散,有着同样的原因:无法负担因线下市场萎缩,带来的沉重运营负担。
作为国内的舞团,陶身体和云南映像团队拥有众多固定粉丝,采用了现代公司运营机制,仍然没能撑过这两年。其他规模小,机会少,缺少粉丝和资金储备的演出从业团体甚至个人,又将是怎样的境况?
中国新闻网曾专门调查过一批北京的戏剧从业者,在文化浓度和消费层次较高的首都,很多演员已经入不敷出,因为长期停演,有人转型去做销售、卖房子,有人开滴滴快车、给教育机构上网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