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国商务部近日对中国临时钢制围栏(Temporary Steel Fencing)作出反倾销初裁,初裁税率高达 136.57%—187.69%。如此沉重的税负,几乎让中国钢制围栏直发美国市场的模式完全失去了经济可行性。面对“双反”政策的持续收紧,业界正在重新审视一个潜在的替代路径——马来西亚转口贸易。

高税压力下的市场困境
如果维持直发模式,一批 FOB 价格 10 万美元 的钢制围栏货物,可能因税率高达 187.69%,被额外征收超过 18 万美元 的关税。
这一数字不仅意味着企业利润被完全吞没,甚至可能导致持续亏损。
这种背景下,传统的直销模式几乎“退无可退”,迫使出口商寻找新的突破口。
马来西亚转口:为何被视为潜在方案?
马来西亚在国际贸易网络中具有独特优势:
港口条件完善:巴生港作为区域枢纽,具备高效的换柜和再出口能力。
文件体系齐全:当地可根据需要出具新的商业发票与 CO 产地证。
政策环境稳定:作为与美国存在正常贸易往来的国家,马来西亚的出口货物并未受到类似“双反”关税限制。
这些条件,使得马来西亚成为钢制围栏转口出口美国的潜在中转国。
未来趋势展望
行业分析人士认为,在未来 2-3 年 内,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大概率继续维持甚至扩大,涉及产品可能延伸。
在这种环境下:
第三国转口模式 很可能不再是权宜之计,而是逐渐演变为部分行业的长期运营策略。
多元化布局 将成为企业的关键,包括提前选择合适的中转国、优化产地证操作、提升合规性。
监管动态 值得关注,美国或将加大原产地追溯,但这也将推动转口操作走向更化与规范化。
面对 187.69% 的“双反”税率,中国钢制围栏出口美国的直发路径几乎完全受阻。
马来西亚转口模式的潜力正在被行业重新评估,并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钢制围栏出口的核心解决方案之一。
问题在于: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这条路径能走多久?会不会成为长期可持续的战略选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