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依据 GB/T 22907-2008《灯具的光度测试》 标准对灯具检测项目的详细介绍(合并重复项后共5项):
1. 光强度分布(Luminous Intensity Distribution)
检测目的
分析灯具在不同方向上的发光强度(单位:坎德拉,cd),绘制配光曲线,指导照明设计优化(如光束扩散角度、聚光效果)。
测试方法
· 设备:分布光度计(测角光度计);
· 步骤:
1. 灯具固定在旋转台上,调整至基准轴对齐;
2. 在暗室中以 1°~5° 间隔测量各方向光强值;
3. 生成极坐标或直角坐标配光曲线。
判定标准
· 光束角:光强降至中心值50%的角度与标称值偏差 ≤ ±10%;
· 对称性:光束左右/上下光强差 ≤ ±15%。
应用场景
· 道路照明(需均匀配光);
· 舞台聚光灯(定向高光强需求)。
2. 光通量(Luminous Flux)
检测目的
测量灯具输出的总可见光量(单位:流明,lm),评估能效(光效=光通量/功率)。
测试方法
· 设备:积分球(直径≥2m)或分布光度法;
· 步骤:
1. 灯具预热至稳定状态(≥30分钟);
2. 积分球法:通过反射光总量计算光通量;
3. 分布光度法:通过光强分布积分计算光通量。
判定标准
· 实测光通量 ≥ 标称值的 90%;
· 光效 ≥ 行业标准(如LED灯具≥100 lm/W)。
优化方向
· 优化反射器/透镜设计减少光损耗;
· 选择高光效光源(如LED或激光)。
3. 光输出比(LOR,Light Output Ratio)
检测目的
评估灯具光学系统效率,即灯具光通量与裸光源光通量的比值(%)。
测试方法
· 步骤:
1. 测量裸光源光通量(Φ₁);
2. 测量带灯具的光通量(Φ₂);
3. 计算 LOR=Φ1Φ2×****。
判定标准
· 室内灯具LOR ≥ 70%(高效灯具≥85%);
· 户外灯具LOR ≥ 65%。
影响因素
· 反射器反射率(如镀铝反射器LOR>90%);
· 透光材料损耗(如磨砂玻璃降低LOR)。
4. 亮度(Luminance)
检测目的
测量灯具发光表面或受照区域的亮度(单位:cd/m²),防止眩光危害。
测试方法
· 设备:亮度计(视场角≤0.1°);
· 步骤:
1. 在典型观察方向(如水平视线45°)测量灯具表面亮度;
2. 记录多点亮度值,计算均匀性。
判定标准
· 室内灯具:表面亮度 ≤ 5000 cd/m²(避免直射眩光);
· 道路灯具:亮度均匀度 ≥ 0.4。
改进方向
· 增加遮光格栅或漫射器;
· 优化灯具安装角度。
5. 照度(Illuminance)
检测目的
测量被照面单位面积的光通量(单位:勒克斯,lx),验证照明设计是否满足需求。
测试方法
· 设备:照度计(精度±5%);
· 步骤:
1. 按网格法布点(如2m×2m网格),在作业面高度(0.75m)测量;
2. 计算平均照度 Eavg、最小照度 Emin 及均匀度 U=Emin/Eavg。
判定标准
· 办公区:平均照度 ≥ 300 lx,均匀度 ≥ 0.7;
· 工业车间:平均照度 ≥ 200 lx,均匀度 ≥ 0.5。
优化方向
· 调整灯具数量和安装间距;
· 选择广角配光灯具提升均匀度。
通过GB/T 22907-2008的检测项目,可全面评估灯具的 光学性能、 能效 及 使用安全性:
1. 核心参数关联:
· 光强度分布决定照明覆盖范围;
· 光通量+光输出比反映能源利用效率;
· 亮度+照度保障视觉舒适与安全。
2. 应用场景:
· 商业照明:高LOR+低眩光设计;
· 工业照明:高照度+宽配光覆盖;
· 道路照明:均匀配光+抗环境干扰。
3. 改进建议:
· 定期校准测试设备(如积分球、亮度计);
· 结合国际 标准(如IES LM-79)优化测试流程。
注:测试需在标准环境(25±5℃,湿度≤75%)下进行,光源需预热至稳定状态以确保数据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