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结构尺寸与公差检测
1. 型式
检测目的:验证扳手类型(呆扳手、梅花扳手、两用扳手)及结构是否符合标准图示要求。
检测方法:
· 对比标准图纸,检查开口角度、梅花孔齿数、手柄弧度等关键特征。
判定标准:
o 呆扳手开口角度为15°或22.5°,梅花扳手为12角(每角30°)。
o 两用扳手需一端为呆扳口,另一端为梅花孔,且连接处过渡平滑。
2. 头部外形的最大尺寸
检测目的:确保扳手头部尺寸(如开口宽度、梅花孔直径)适配标准螺栓规格。
检测方法:
·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:
o 呆扳手开口宽度(S值,如8mm、10mm)。
o 梅花扳手内孔直径(适配螺栓对边尺寸)。
判定标准:允许偏差±2%(如标称S=10mm,实测9.8~10.2mm)。
3. 常用公差
检测内容:
· 尺寸公差:开口宽度、孔深、总长度等尺寸偏差范围。
· 形位公差:头部与手柄的同轴度(≤0.5mm)、对称度(≤0.3mm)。
判定标准:
o 开口宽度公差:H12级(GB/T 1800.1)。
o 总长度公差:±1.5mm(如标称200mm,实测198.5~201.5mm)。
4. 对边尺寸组配
检测目的:验证扳手开口尺寸与梅花孔尺寸的匹配性(针对两用扳手)。
检测方法:
· 检查同一扳手两端的开口与梅花孔是否适配同一螺栓规格(如S=12mm对应M12螺栓)。
判定标准:
o 两端尺寸误差≤±0.1mm,且操作时无需额外调节。
二、材料与性能检测
1. 硬度
检测目的:确保扳口及关键部位硬度,防止夹持打滑或变形。
检测方法:
· 测试部位:扳口工作面(夹持区域)、梅花孔内齿。
· 仪器:洛氏硬度计(HRC)。
判定标准:
o 呆扳手/梅花扳手:工作面硬度≥45HRC,手柄部位≥35HRC。
o 两用扳手:两端工作面硬度均需达标。
2. 扭矩
检测目的:验证扳手标称扭矩的准确性及超载安全性。
检测方法:
· 示值误差测试:在扭矩校准仪上加载标称扭矩(如50N·m),误差≤±6%。
· 超载测试:施加标称扭矩的150%(如75N·m),保持30秒,无永 久变形或断裂。
判定标准:
o 超载后变形量≤1%,功能正常。
3. 表面处理
检测目的:评估防锈、耐磨涂层的性能。
检测方法:
· 盐雾试验(GB/T 10125):中性盐雾(5% NaCl,35℃)24小时。
· 镀层附着力:划格法测试(1mm×1mm网格),胶带撕拉后镀层脱落面积≤5%。
判定标准:表面无红锈,允许轻微白锈(腐蚀面积≤5%)。
4. 表面质量
检测目的:检查外观工艺缺陷,确保使用安全。
检测方法:
· 目视检查:表面无裂纹、毛刺、氧化皮或明显划痕。
· 功能性区域:扳口内壁、梅花齿面需光滑无缺齿。
判定标准:
o 非功能性区域允许轻微色差,但功能性接触面无缺陷。
关键判定依据
1. 材料要求:
· 扳体材料为优质合金钢(如40Cr、35CrMo),需热处理(淬火+回火)。
2. 功能性要求:
· 梅花扳手齿形需符合GB/T 4392的12角结构,齿顶角为30°。
3. 安全性:
· 手柄需标注适用扭矩范围(如50~100N·m),禁止超载使用。
注意事项
· 测试环境:常规检测在温度23±2℃、湿度50±5%RH下进行。
· 使用禁忌:禁止加热或改装扳手,避免材料退火导致硬度下降。
· 维护建议:定期清理扳口杂物,润滑活动部件(如两用扳手转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