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材料
检测目的:确保扳手材质具备高强度、高韧性及耐冲击性,适应敲击作业环境。
检测内容:
· 材质类型:合金钢(如40Cr、45CrV),需明确化学成分(C、Cr、V含量);
· 热处理工艺:整体淬火+回火,或局部高频淬火;
· 金相组织:马氏体+均匀分布的细小碳化物,无过烧或脱碳现象。
检测方法:
· 光谱分析:验证化学成分是否符合GB/T 3077要求;
· 金相显微镜:观察淬硬层深度(头部≥2mm)及组织均匀性。
判定标准:
o 材料抗拉强度≥800MPa,冲击功≥35J(夏比V型缺口试样);
o 脱碳层深度≤0.1mm(防止表面硬度不足)。
2. 基本尺寸
检测目的:验证扳手头部、总长度、开口尺寸等关键参数适配螺栓规格及人体工学需求。
检测内容:
· 头部尺寸:敲击呆扳手的开口宽度(S值,如24mm±0.3mm);梅花扳手的六角孔对边尺寸;
· 总长度(L,如250mm±3mm);
· 敲击端厚度(T,如12mm±0.5mm,确保耐冲击性)。
检测方法:
· 使用游标卡尺、千分尺及专用量规测量关键尺寸;
· 对比标准附录中的尺寸公差表(如开口宽度偏差±2%)。
判定标准:
o 开口尺寸超差或敲击端厚度不足直接判废。
3. 外观
检测目的:检查表面处理及工艺缺陷,保障耐用性与操作安全。
检测内容:
· 表面处理:发黑、镀铬或磷化处理,均匀无漏镀;
· 缺陷检查:无裂纹、毛刺、折叠、氧化皮;敲击端无崩缺;
· 标识清晰度:规格、商标、材质代号应清晰可辨(激光或压印)。
检测方法:
· 目视检查(自然光或LED光源);
· 10倍放大镜观察裂纹;
· 盐雾试验(附加项,可选):验证防锈性能(48小时无红锈)。
判定标准:
o 功能性区域(如开口面)不允许任何缺陷;
o 非功能性区域允许≤2处微小瑕疵(长度≤1mm)。
4. 硬度
检测目的:平衡头部硬度与手柄韧性,防止敲击时崩裂或变形。
检测方法:
· 测试部位:
o 头部工作面:洛氏硬度(HRC)检测,三点取平均值;
o 手柄中部:检测韧性支撑区域硬度。
判定标准:
o 敲击端及头部:HRC 45~50(高硬度抗变形);
o 手柄:HRC 35~40(韧性缓冲冲击);
o 同件硬度差≤3 HRC(保证性能一致性)。
关键判定依据
1. 材料性能:必须使用标准指定合金钢,禁止以普通碳钢替代;
2. 尺寸适配性:开口宽度与螺栓公差需严格匹配,防止滑扣;
3. 安全冗余:敲击端需通过1.5倍标称冲击能量测试(参考附加动态试验)。
注意事项
· 测试环境:温度20±5℃,湿度≤70% RH,避免环境影响测量精度;
· 维护建议:定期清理扳手油污,禁止加热或淬火修复;
· 应用警示:敲击作业时需佩戴防护装备,避免超规格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