涵盖不锈钢锅、杯、盘、盒、桶等各类器皿的卫生、安全、结构及性能要求:
1. 卫生要求(Hygienic Requirements)
· 目的:防止重金属迁移,保障食品安全。
· 检测方法:
o 重金属析出:按GB 4806.9进行4%乙酸溶液浸泡(40℃×24小时),铅、镉、砷等析出量≤0.01 mg/dm²。
o 有机物残留:VOC(挥发性有机物)≤0.5 mg/m³(气相色谱法)。
2. 外观(Appearance)
· 目的:检查表面工艺缺陷及美观性。
· 检测内容:
o 表面无划痕、凹陷、毛刺;抛光面粗糙度Ra≤0.8 μm(粗糙度仪检测)。
3. 容积(Capacity)
· 目的:验证标称容积与实际容量的误差范围。
· 检测方法:
o 注水至标称容积线(如1L),误差≤±3%(实测0.97~1.03 L)。
4. 耐腐蚀性(Corrosion Resistance)
· 目的:确保不锈钢材料抗锈蚀能力。
· 检测方法:
o 盐雾试验:按GB/T 10125进行中性盐雾测试(5% NaCl,35℃×48小时),表面无红锈或点蚀。
5. 渗水(Water Leakage)
· 目的:验证器皿密封性(适用于带盖容器)。
· 检测方法:
o 注满水后倒置10分钟,无渗漏(适用于密封盒、水杯等)。
6. 底部(base)
· 目的:确保底部平整性及抗变形能力。
· 检测方法:
o 平面度:放置于水平平台,底部最大间隙≤1 mm(塞尺检测)。
7. 锅盖与锅身配合(Lid-Body Fit)
· 目的:保证锅盖与锅体闭合严密。
· 检测方法:
o 闭合后晃动测试,锅盖无松动;闭合间隙≤0.5 mm(卡尺测量)。
8. 锅身(Body Structure)
· 目的:验证锅体结构强度。
· 检测方法:
o 施加1.5倍满载重量(如5 kg),保持1分钟,锅体无变形或焊缝开裂。
9. 手柄位置(Handle Position)
· 目的:优化人体工学设计,防止烫伤。
· 检测内容:
o 手柄安装位置距锅口≥50 mm,避免火焰直接加热。
10. 手柄结构(Handle Design)
· 目的:确保手柄防滑、隔热且牢固。
· 检测内容:
o 防滑设计:表面纹路摩擦系数≥0.4(湿态测试);
o 隔热材料:手柄与锅体连接处使用电木、硅胶等耐高温材料。
11. 手柄疲劳强度(Handle Fatigue Strength)
· 目的:验证手柄长期使用后的可靠性。
· 检测方法:
o 模拟10,000次提拉循环(满载重量),手柄无断裂或松动。
12. 手柄(含盖耳)温升(Handle Temperature Rise)
· 目的:防止手柄烫伤用户。
· 检测方法:
o 加热器皿至工作温度(如沸水),手柄表面温升≤20℃(环境温度25℃时≤45℃)。
13. 手柄牢固度(Handle Attachment Strength)
· 目的:防止手柄承重时脱落。
· 检测方法:
o 施加1.5倍满载重量(如6 kg)静载荷,保持1分钟,连接处无松动或变形。
14. 手柄耐热性(Heat Resistance of Handle)
· 目的:验证手柄材料耐高温能力。
· 检测方法:
o 在150℃烘箱中放置1小时,手柄无变形、开裂或释放异味。
15. 手柄抗扭强度(Handle Torsional Strength)
· 目的:防止手柄受扭力损坏。
· 检测方法:
o 对手柄施加2 N·m扭矩,保持30秒,无断裂或永 久变形。
16. 手柄阻燃性(Flame Retardancy of Handle)
· 目的:防止手柄遇火燃烧(适用于塑料手柄)。
· 检测方法:
o 灼热丝试验(750℃/30秒),燃烧时间≤30秒,无滴落物引燃下方铺层。
17. 复合底(Composite Bottom)
· 目的:验证复合底(铝+不锈钢)导热均匀性及粘合强度。
· 检测方法:
o 热循环测试:在200℃~25℃间循环100次,复合层无剥离或鼓包。
18. 杯柄垂直度(Cup Handle Verticality)
· 目的:确保杯柄安装垂直,握持舒适。
· 检测方法:
o 杯柄轴线与杯身轴线偏差≤3°(角度规测量)。
19. 杯柄牢固度(Cup Handle Attachment Strength)
· 目的:防止杯柄承重脱落。
· 检测方法:
o 施加50 N拉力(模拟提拉动作),保持10秒,杯柄无松动或断裂。
20. 杯盖与杯身配合(Cup Lid-Body Fit)
· 目的:保证密封性及开合顺畅。
· 检测方法:
o 杯盖闭合后倒置,无渗水;开合力≤15 N(推拉力计测试)。
21. 盘类(Plates)
· 目的:验证盘类器皿边缘及底部强度。
· 检测方法:
o 边缘卷边:卷边高度≥3 mm,无锐边;
o 抗变形:施加5 kg载荷,盘底变形量≤2 mm。
22. 盆口圆度(Bowl Mouth Roundness)
· 目的:确保盆口形状规则,便于清洁。
· 检测方法:
o 圆度误差≤2 mm(三坐标测量仪检测)。
23. 盆口永 久性变形(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Bowl Mouth)
· 目的:验证盆口抗变形能力。
· 检测方法:
o 施加10 kg载荷于盆口边缘,卸载后变形量≤1 mm。
24. 盒与盒盖配合(Container Lid Fit)
· 目的:确保密封盒闭合严密。
· 检测方法:
o 闭合后施加50 N压力,盒盖无松动;渗水测试无泄漏。
25. 盒底平面内凹量(Bottom Concavity of Container)
· 目的:防止盒底变形影响稳定性。
· 检测方法:
o 盒底平面内凹量≤1 mm(直尺与塞尺配合测量)。
26. 盒扣柄(Container Latch)
· 目的:验证扣柄强度及耐用性。
· 检测方法:
o 模拟5,000次开合循环,扣柄无断裂或功能失效。
27. 桶提环牢固度(Bucket Handle Strength)
· 目的:防止提环承重时脱落。
· 检测方法:
o 施加2倍满载重量(如20 kg)静载荷,保持1分钟,提环无变形或断裂。
GB/T 29601-2013通过上述检测项目,全面规范不锈钢器皿的:
1. 安全性:防烫、阻燃、重金属控制;
2. 功能性:密封性、结构强度、人体工学设计;
3. 耐用性:耐腐蚀、抗疲劳、抗变形。
企业需重点关注材料选择(食品级304/316不锈钢)、加工工艺(抛光、卷边)及配件可靠性(手柄、复合底),以满足厨房用具的高标准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