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B/T 1966-1994(2009)《民用剪刀》标准针对家用、裁缝用等普通剪刀的性能与质量提出要求,以下为各检测项目的详细说明:
一、表面处理与外观检测(1-2项)
1. 镀层、发蓝层色泽
· 要求:
o 镀层(如镍、铬):表面均匀光亮,无漏镀、起泡或剥落。
o 发蓝层(氧化处理):呈均匀蓝黑色,无锈斑或色差。
· 测试方法:目视检查结合盐雾试验(24小时无锈蚀),验证防锈性能。
2. 剪体平整、商标
· 检测内容:
o 剪刀两片刀体闭合时无错位,刀身平直无翘曲;
o 商标、规格标识清晰且牢固(擦拭试验后无脱落)。
· 意义:影响使用手感及品牌识别度。
二、结构参数检测(3-5项)
3. 规格尺寸
· 要求:实际总长度、刀柄宽度等与标称尺寸误差≤±5%。
· 测试:使用卡尺或投影仪测量,例如标称200mm的剪刀实际长度需在190~210mm之间。
4. 刃钢宽度
· 定义:剪刀刃口部分钢材的宽度(从刃尖到与软铁接合处)。
· 标准:刃钢宽度需≥剪体总宽的1/3,确保刀刃耐磨性。
5. 里、外口面粗糙度
· 检测位置:
o 里口:剪刀内侧接触面;
o 外口:剪刀外侧非刃面。
· 标准:Ra≤3.2μm(粗糙度过高易卡布、磨损面料)。
三、核心性能检测(6-8项)
6. 剪切性能
· 测试方法:
o 布料剪切:用标准棉布(如32支纱)连续剪裁,观察是否顺畅、无卡顿或拉丝;
o 多层剪切:一次性剪断8层布料,要求切口整齐无毛边。
· 量化标准:剪切力≤50N(参考行业通用测试设备)。
7. 抗腐蚀性能
· 测试方法:
o 盐雾试验:5% NaCl溶液喷雾,35℃环境下持续48小时;
o 结果判定:刃口及接合处无红锈,镀层/发蓝层无剥落。
8. 刃口硬度
· 测试:使用洛氏硬度计(HRC)检测刃口硬度,要求HRC 50~56。
· 意义:硬度过低易卷刃,过高则脆性大易崩口。
四、其他关键要求
· 材料要求:
o 刃部需为高碳钢(如T8、T10),刀柄为低碳钢或复合材料;
o 接合铆钉需耐磨损,反复开合5000次无松动。
· 安全要求:剪刀尖 端需进行钝化处理(防止刺伤),儿童用剪刀需圆头设计。
五、
该标准通过剪切性能、硬度和抗腐蚀性等核心指标确保剪刀的实用性与耐用性,通过表面处理、尺寸精度检测保障用户体验。生产商需重点关注刃口热处理工艺(硬度均匀性)及接合结构可靠性,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质量:
1. 试剪多层布料,观察是否省力且切口平整;
2. 检查刃口光泽,发蓝层均匀无锈迹;
测试开合手感,铆钉处无松动或摩擦异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