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二下午,做文化传媒的顾总抱着一叠活动策划案冲进办公室,案头夹着的财务报表上,“缺票 400 万” 的红色批注格外醒目。“邓经理,这 400 万快把我逼得推掉下周的品牌活动了!” 他往沙发上一坐,语气满是焦虑,“260 万是找美妆 KOL 做推广的费用,140 万是线下活动的搭建、执行费,KOL 说要加 15 个点,小执行公司更离谱,直接说‘要票就涨报价’。按查账征收算,企业所得税得缴 100 万,这钱掏出去,下季度的品牌合作款都没着落了!”
我接过报表细看,文化传媒行业的缺票痛点很典型 —— 获客依赖个人 KOL、活动执行靠小团队,这些合作方大多开票能力弱。“顾总,您别急,注册 1 家小规模公司就行,专门承接这 400 万缺票业务,申请核定征收后,企业所得税按收入的 0.5% 缴,综合税负不到 3%。”
顾总眼睛一亮,又很快皱眉:“注册要多久?我下周四要给护肤品牌开票,他们等着抵扣,耽误了就要换合作方。财务小苏还在核对上季度的活动报销,根本腾不出手跑流程。” 说着他给小苏打了电话,听筒里传来急促的声音:“顾总,上周的活动费用还有 20 多笔没核完,注册公司的流程我真没接触过……”
“全程我们代办,不用小苏跑一趟。” 我拿出传媒行业注册方案,“您想个公司名,跟老公司‘星芒传媒’呼应就行,比如‘星禾文化服务部’,客户那边就说分拆了新媒体推广和活动执行业务,合理又合规。经营范围写‘文化推广、活动策划、影视策划’,精准对应缺票项,核定更容易通过。”
顾总琢磨片刻:“就叫‘星禾’!” 又追问:“地址靠谱吗?上次听同行说用虚拟地址被列入经营异常,影响了品牌方合作。” 我立刻拿出文创园区的地址协议:“这是合规备案地址,一年 8000 块,能提供租赁合同和园区证明,税务那边查得到。上个月做的直播运营公司,就是用这地址,已经开了 280 万票了。”
顾总彻底放心,当场签了注册确认表。我给他算清账:“400 万业务,增值税 3.96 万,附加税 0.24 万,企业所得税 2 万(400 万 ×0.5%),综合税负 6.2 万,比 100 万省了 93.8 万,率超 93%。”
“这么多?” 顾总猛地站起来,“省下的钱够多签 3 个 KOL 的季度合作了!”
后续流程格外顺:当天核名通过,周三拿执照,下周一完成税务登记并获批 0.5% 核定,周二就开了第一张票。当顾总拿着《税务事项通知书》来道谢时,笑着说:“护肤品牌看到新公司的票一点没疑义,还说以后的线下活动都让‘星禾’执行!”
其实像顾总这样的传媒老板,缺票是常事,但找对合规政策,1 家小规模公司就能破局。对文化传媒行业来说,省下的不只是税款,更是留住品牌方、拓展合作的底气 —— 活动做得顺,生意才能做得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