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不要发票可以价格更低,企业为什么通常还是选择要发票?

如果不要发票可以价格更低,企业为什么通常还是选择要发票?

发布商家
上海云锦合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
邓云霄(女士)
电话
13349542682
手机
13349542682
微信
13349542682
价格
¥1.00/件

企业宁愿放弃 “低价无票” 选择 “高价有票”,核心是算清了 “短期省钱” 与 “长期合规、税负优化” 的账—— 无票看似当下少花钱,却会引发后续多缴税、被稽查等更大风险,而有票虽短期成本略高,却能通过合规扣除、风险规避实现长期收益,具体可从 3 个关键维度分析。

一、避免 “利润虚增”,减少税款支出,实际成本更低

无票采购的 “低价” 优势,会被无法税前扣除导致的 “多缴税款” 抵消,甚至反超,最终实际成本更高。

按企业所得税 25% 的法定税率计算:若采购 100 万货物,无票时需多缴 100 万 ×25%=25 万企业所得税;若选择有票(假设价格高 5 万,即 105 万),虽多付 5 万采购款,但 105 万可全额扣除,仅需多缴(105 万 - 100 万)×25%=1.25 万税款,整体实际成本反而少花 25 万 -(5 万 + 1.25 万)=18.75 万。

若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,还能抵扣进项税额(如 13% 税率的货物,100 万专票可抵扣 11.5 万增值税),降低税负,让 “有票” 的成本优势更明显。

简言之:无票的 “低价” 是 “表面省”,有票的 “高价” 是 “实际省”,税款节省的金额通常远超采购价差。

二、符合税务合规要求,规避稽查风险

金税四期以 “发票流、资金流、业务流” 三流一致为监管核心,无票采购会直接触发合规风险,代价远高于短期价差。

无票支出若用 “白条”“收据” 入账,税务机关会认定为 “不合规扣除凭证”,要求调增应纳税所得额,不仅要补缴税款,还需缴纳滞纳金(每日万分之五)和罚款(0.5-5 倍),严重时影响纳税信用等级(如 D 级企业会被限制发票领用、贷款等)。

企业尝试用 “其他发票冲抵”(如用餐饮票抵采购款),也会因 “发票品目与业务不符” 被认定为 “虚开发票” 或 “虚列成本”,面临更严厉的处罚(如刑事责任)。

有票采购能完整留存 “合同 + 发票 + 付款流水”,满足 “三流一致” 要求,避免被税务系统标记预警,从根本上规避合规风险。

三、保障财务数据准确,支撑经营决策与外部合作

发票是财务核算的核心凭证,无票会导致数据失真,影响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资源对接。

对内部经营:无票采购会让成本数据无法准确归集(如无法核算某产品的真实采购成本),导致管理层误判盈利情况(如误以为某产品利润高而扩大生产,实际因无票多缴税导致亏损),进而做出错误决策。

对外部合作:企业若有融资、贷款、投标等需求,金融机构或合作方会要求提供规范的财务报表。无票支出导致的 “成本核算不规范”,会被认为财务风险高,直接影响贷款审批、投标资格,甚至丢失重要合作机会。

有票采购能确保成本数据真实可查,让财务报表符合规范,为企业争取外部资源(如低息贷款、大型合作项目)奠定基础。

综上,企业选择 “要发票” 并非不看重价格,而是权衡后发现:无票的 “短期低价” 背后是税款增加、风险爆发、经营受限的多重隐患,而有票的 “合规成本” 能带来税负优化、风险规避、资源对接的长期价值,两者相比,“要发票” 是更理性的选择。

为帮你更精准地测算 “有票 vs 无票” 的成本差异,我可以整理一份 **《企业采购发票决策测算表》**,只需填入采购金额、价差、税率,就能自动算出两种选择的实际成本,需要吗?


人气
6
发布时间
2025-10-20 17:50
所属行业
财务咨询
编号
41737033
我公司的其他供应信息
相关为什么产品
拨打电话
微信咨询
请卖家联系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