汇算清缴期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一定期限内,依照税收法律、法规、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,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,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期间。对于企业所得税来说,根据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》规定,汇算清缴期为年度终了之日起 5 个月内,即次年的 1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。
汇算清缴期是解决发票问题的最后防线,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法定的最后期限:根据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》规定,企业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、其他外部凭证或者取得不合规发票、不合规其他外部凭证的,若支出真实且已实际发生,应当在当年度汇算清缴期结束前,要求对方补开、换开发票、其他外部凭证。补开、换开后的发票、其他外部凭证符合规定的,可以作为税前扣除凭证。例如,2024 年发生的业务,若当时未取得发票,企业需在 2025 年 5 月 31 日前取得合规发票,才能在计算 2024 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支出。
确保税款计算准确:汇算清缴的核心是自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,调整税会差异,并对比预缴税额,计算应补或应退税额。发票是确定成本费用的重要依据,在汇算清缴期内解决发票问题,能保证企业准确计算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,避免因发票问题导致税款计算错误,进而避免多缴或少缴税款的情况发生。
避免税务风险:若企业在汇算清缴期结束后仍未取得合规发票,且未能提供相关资料证实其支出真实性的,相应支出不得在发生年度税前扣除,需要进行纳税调增处理,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税负。企业还可能面临税务稽查风险,若被税务机关查出存在发票问题,可能会面临罚款、滞纳金等处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