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/T 40356-2021《厨用刀具》标准针对厨房用刀具的材料、安全性、耐用性及使用性能提出具体要求,以下为各检测项目的详细说明:
一、材料与卫生安全检测(1、7项)
1. 材料
· 要求:刀身必须使用食品级不锈钢(如3Cr13、5Cr15MoV等),确保无重金属迁移风险。
· 测试:化学成分分析(检测Cr、Mo等元素含量)、重金属迁移量测试(符合GB 4806.9食品接触材料标准)。
2. 耐腐蚀性
· 测试:将刀身浸泡在盐雾环境(如5% NaCl溶液喷雾,35℃/24小时),观察是否生锈或腐蚀。
· 标准:表面无可见锈斑或腐蚀点,保护镀层(如有)无脱落。
二、结构性能检测(3-6、8-10、13-15项)
3. 组件配合
· 测试:检查刀柄与刀身连接处是否紧密无松动,刀鞘(如有)与刀身匹配度。
· 意义:防止使用中刀柄脱落或刀鞘卡顿。
4. 表面粗糙度
· 测试:使用粗糙度仪测量刀刃以外区域的表面光洁度(Ra值)。
· 标准:Ra≤0.8μm(避免食物残渣附着且不割手)。
5. 刀刃包角
· 定义:刀刃横截面形成的角度(如15°~25°)。
· 意义:角度过小易卷刃,过大则切割阻力增加。
6. 刀刃厚度
· 测试:测量刀刃最厚处(近刀背)的厚度,常用卡尺或激光测厚仪。
· 示例:中式菜刀刃厚通常为2~3mm,过薄易变形,过厚影响切割效率。
7. 刀具强度
· 测试:对刀身施加弯曲力(如悬挂重物或三点弯曲试验),检测是否断裂或永 久变形。
· 标准:变形量≤1%且无裂纹。
8. 硬度
· 测试:使用洛氏硬度计(HRC)检测刀刃硬度,通常要求HRC 50~58。
· 意义:硬度过低易钝,过高则脆性增加易崩刃。
三、使用性能与耐久性检测(11-12、13-15项)
11. 锋利度与耐用度
· 测试:
o 锋利度:切割标准麻绳或纸张,记录一次性切断的最大层数。
o 耐用度:连续切割一定次数(如100次)后仍能保持锋利度。
· 量化:切割阻力≤10N(参考QB/T 1924标准)。
12. 抗跌落
· 测试:将刀具从1m高度自由跌落到硬质地面(如水泥),重复3次。
· 要求:刀刃无崩裂、刀柄无松动,功能正常。
13. 塑料刀柄抗环境应力性能
· 测试:将刀柄浸泡在模拟清洁剂溶液中(如5% NaOH或酸性溶液)后检测抗拉强度变化。
· 标准:强度下降率≤20%,无开裂或变形。
14. 空心刀柄渗水性
· 测试:向刀柄内注水并加压至50kPa,观察是否渗漏。
· 意义:防止刀柄内部积水滋生细菌或腐蚀。
四、外观与标识要求(2、16-18项)
2. 外观
· 要求:刀身无裂纹、毛刺;刀柄表面光滑无缺口;图案印刷清晰无重影。
16-17. 标志与标签
- 内容:需标注材质(如“5Cr15MoV不锈钢”)、硬度值、生产日期、禁止用途(如砍骨刀不可用于切水果)等。
- 示例:“请勿用于砍劈硬物”“建议手洗”。
18. 使用说明书
· 要求:包含磨刀方法、清洁建议(如避免洗碗机)、安全警示(如儿童勿触)等。
五、其他特殊测试(14项)
14. 非金属刀柄耐热变形性
· 测试:将刀柄置于80℃环境中保持1小时,冷却后检测变形量。
· 标准:尺寸变化≤2%,无翘曲或开裂。
该标准通过材料安全性、结构强度、切割性能及使用耐久性等多维度检测,确保厨用刀具的安全性(防断裂、防腐蚀)、功能性(锋利耐用)及卫生性(易清洁、无污染)。生产商需重点关注刀刃硬度、锋利度保持性及刀柄连接可靠性,消费者可通过检查标志信息和外观工艺选择合规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