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GB/T 1499.2-2018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》中9项检测项目的详细说明,涵盖材料性能、几何特征及表面质量的核心要求:
一、化学成分
检测目的
控制钢材的碳(C)、硅(Si)、锰(Mn)、磷(P)、硫(S)及微合金元素(如钒V、铌Nb)含量,确保力学性能、焊接性及抗腐蚀性。
方法与限值
1. 分析技术:
· 直读光谱仪(OES)快速检测多元素;
· 碳当量公式(Ceq):Ceq=C+6Mn+5(Cr+V+Mo)+15(Cu+Ni)(要求≤0.55%)
2. 牌号示例(HRB400E):
· C: ≤0.25%,Mn: ≤1.60%,P: ≤0.045%,S: ≤0.045%,V/Nb: ≤0.12%。
二、拉伸试验
检测目的
测定屈服强度(ReL、抗拉强度(Rm)、断后伸长率(A)及大力总伸长率(Agt),验证承载能力与延性。
试验要点
1. 试样制备:
· 标距长度 L0=5d(带肋钢筋需保留原始表面);
· 抗震钢筋(如HRB400E)需测试 Agt。
2. 关键参数:
· 强屈比 Rm/ReL≥1.25;
· 断后伸长率 A≥14%(HRB500),Agt≥9%(抗震钢筋)。
三、弯曲试验
检测目的
评估常温下塑性变形能力,确保施工弯折时不开裂。
试验方法
1. 弯心选择:
· HRB400:弯心直径 D=4d;
· 弯曲角度180°,保持10秒。
2. 判定标准:
· 弯曲外侧无可见裂纹为合格;
· 裂纹长度>0.5mm或断裂则不合格。
四、反向弯曲试验
检测目的
模拟反复荷载下的延性,验证抗震性能。
试验流程
1. 步骤:
· 先正向弯曲30°,再反向弯曲至20°(HRB400E);
· 加载速率≤1°/s。
2. 设备:
· 专用反向弯曲试验机,角度控制精度±1°。
3. 判定:
· 弯曲部位无裂纹或横向断裂。
五、金相组织
检测目的
观察显微组织(铁素体、珠光体、贝氏体等),检测脱碳层、带状组织及夹杂物。
方法与要求
1. 试样制备:
· 纵向截面抛光,2%硝酸酒精腐蚀。
2. 合格标准:
· 脱碳层深度≤0.1mm;
· 无连续网状铁素体或异常魏氏组织。
六、晶粒度
检测目的
评估晶粒尺寸均匀性,细化晶粒可提高强度与韧性。
评级方法
1. 比较法:
· 与标准图谱(GB/T 6394)对比,级别5~8级为合格。
2. 截点法:
· 统计单位长度晶界交点数,计算晶粒度级别 G。
七、尺寸测量
检测目的
确保肋高、肋间距、横肋宽等几何参数符合标准,保障与混凝土的锚固性能。
关键参数
1. 测量工具:
· 肋高千分尺、激光测距仪。
2. 允许偏差:
· 肋高:公称值的-0.1mm~+0.4mm;
· 肋间距:公称间距的±5%;
· 横肋宽:≥0.15d(d为公称直径)。
八、表面质量
检测目的
识别表面缺陷(裂纹、折叠、结疤),防止应力集中及锈蚀。
检测方法
1. 目视检查:
· 自然光下观察,必要时使用5倍放大镜;
· 表面不得有横向裂纹,纵向划痕深度≤0.2mm。
2. 修磨要求:
· 允许局部修磨,修磨后直径≥公称直径的93%。
九、重量偏差
检测目的
验证实际重量与理论值的偏差,防止偷工减料。
计算步骤
1. 理论重量:W理论=0.00617×d2(kg/m,d为公称直径)
2. 实际测量:
· 随机抽取3根1m试样称重,取平均值。
3. 偏差限值:
· 直径≤12mm:±7%;直径>12mm:±5%。
检测仪器与标准
检测项目 | 主要设备 | 标准依据 |
化学成分 | 直读光谱仪、碳硫分析仪 | GB/T 223系列 |
拉伸/反向弯曲 | 万-能试验机、反向弯曲试验机 | GB/T 28900-2012 |
金相组织 | 金相显微镜、图像分析软件 | GB/T 13298-2015 |
尺寸测量 | 激光测径仪、肋高千分尺 | GB/T 1499.2-2018第7章 |
表面质量 | 工业内窥镜、粗糙度仪 | GB/T 1499.2-2018第8章 |
应用案例
· 问题:某HRB400E钢筋反向弯曲试验断裂;
· 检测:金相组织显示带状偏析(评级3级),导致局部脆性;
· 改进:优化轧制工艺后,带状组织降至1级,反向弯曲合格。
GB/T 1499.2-2018通过9项检测全面控制热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、工艺性能及耐久性,尤其注重抗震钢筋的高延性要求。从化学成分到微观组织,从几何精度到表面质量,形成闭环质控体系,为建筑结构安全提供核心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