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赵会计,我们去年中标了那个大型市政工程,营收突破2个亿,但交完税到手利润怎么还不如去年5000万的时候?"建材公司的李总拿着报表的手微微发抖。原本期待业绩翻倍带来利润增长,却发现税负成了最大的"吞噬者"。
建材行业的进项困局
李总的公司主要面临三大痛点:
砂石等原材料多从个体户采购,难以取得足额进项发票
工程垫资周期长,资金成本无法抵扣
一般纳税人需缴纳13%增值税+25%企业所得税,双重高压
破局:发现一般纳税人核定政策
在一次建筑行业财税论坛上,李总了解到某园区针对一般纳税人企业也有核定征收政策。经过专业团队评估,他实施了创新方案:
实施方案
新设主体:在政策园区注册"XX建材供应链有限公司"(一般纳税人)
获取核定:成功申请企业所得税按0.5%核定征收
架构重组:
新公司负责集中采购和销售
主体公司专注工程承包和施工管理
两家公司形成内部供应链关系
效果对比(以1.2亿业务分流为例):
采购销售业务收入 | 1.2亿元 | 1.2亿元 |
增值税进项抵扣 | 缺失较多 | 完整抵扣链 |
应纳税所得额 | 约4800万元 | 核定利润60万元 |
企业所得税 | 1200万元 | 15万元(按25%税率) |
税负降幅 | — | 1185万元 |
通过业务重组,李总公司一年整体达800万元。
方案优势
保留一般纳税人资质,不影响投标大型工程
解决进项发票缺失的核心痛点
合法合规享受政策红利
重要提示
该政策适用于年营业额5000万以上企业
需要建立真实的业务流、合同流、发票流和资金流
建议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实施
(注:一般纳税人核定征收政策具有区域性,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。)煤炭行业、医疗行业、建筑材料、服务行业、商贸行业:解决成本进项问题,直接来找邓经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