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做卷钉、钢钉、五金件出口的老板们,一定都被墨西哥的新闻给“吓醒”过。
2025年11月12日,墨西哥经济部拍板定案:
对中国的枪用卷钉征收 0.380 美元/千克反倾销税。

别看数字不大,算到一柜货上,那可是“心痛级”成本。
这也意味着,卷钉行业正式走入墨西哥的“税负时代”。
——
出口之路不会因为一道税就走不下去。
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出口方式,
而这条路,正是今天要聊的重点:
从制度裂缝中找到新出口通道——第三国(马来西亚)转口模式。
一、墨西哥关税越来越严,中国货出不去了吗?
这些年,墨西哥的贸易动作明显变多:
卷钉、钢钉、部分五金件、机械部件……
都不同程度地被纳入反倾销调查或者关税调整内。
为什么?
一句话概括:保护本地产业。
在卷钉案里,墨方认为中国产品“价格偏低”,
对当地企业形成冲击,于是启动调查,
一路从 2024 年初裁,到 2025 年终裁,
最后敲定0.380 美元/公斤的税率。
对中国厂商来说,这意味着:
价格优势没了
利润空间被压缩
客户也开始犹豫下单
大家才会问:
卷钉出口还有没有活路?
二、出口新选择:东南亚转口,为啥越来越多人用?
很多人可能还不了解转口贸易的操作。
别紧张,这事说白了其实很简单:
不是“绕路”,而是制度里允许的“第二出口路径”。
以马来西亚为例,它是目前东南亚最成熟的转口节点之一:
有大型保税区(比如巴生港 PKFZ)
可做合规的换柜、贴标、再包装
可申请当地 CO(原产地证)
再由马来西亚出口到墨西哥
整个过程都会在海关监管下进行,
属于完全合法、合规的再出口模式。
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用?
因为它能解决现实中的三个痛点:
✔ 1. 避开对“中国原产”的反倾销税
墨西哥终裁只针对“中国原产货物”。
如果货物在马来西亚进行合法再出口操作,
并按马来西亚身份报关,就不会“自动触发反倾销税”。
✔ 2. 解决价格敏感问题
一柜货如果被加上反倾销税,成本可能直接上升20–40%。
但通过转口方式,供应链成本更可控,客户也更容易接受。
✔ 3. 出口不中断
很多企业最怕的不是“涨税”,
而是突然清不了关、货被压仓库。
转口可以让出口保持稳定,不被调查周期影响。
三、卷钉、五金件怎么实施第三国转口?
别担心,流程没有想象得复杂。
整个步骤可以概括为四句话:
① 中国发货 → 马来西亚保税区
正常出口、正常退税、正常报关。
② 保税区里做轻加工
比如贴标、分装、换柜、重新打包。
这些动作都在监管下完成,可查询可追踪。
③ 当地申请原产地证 CO
由马来西亚相关机构审核,文件合法、公认度高。
④ 马来西亚再出口 → 墨西哥
货物以马来西亚身份进入墨西哥,
不触发中国卷钉的反倾销税。
很多做五金、机械配件、塑料制品的企业,
都已经靠这模式继续供应拉美市场。
四、行业的真实声音:
卷钉老板们反应很直接:
“如果不转口,这个税我们吃不消。”
“客户不愿加价,我们也不能亏本出。”
“只要流程合规,我们当然愿意继续供货。”
甚至有人吐槽:
“现在做外贸,不懂转口,就像不会用手机支付一样落后。”
是玩笑,但也反映出一个现实:
全球贸易环境已经变了。
五、出口新格局:制度在变,路径也要变
墨西哥的动作不会是最后一次。
未来可能还有更多国家
对中国产品启动反倾销或关税调查。
而企业也必须从“单一路线出口”
转向“多节点、多路径”的供应链布局。
马来西亚、泰国、越南等国的保税区
正逐渐成为中国制造稳定出口的“第二枢纽”。
一句话
出口不是没路,而是要走一条更聪明的路。
六、跨去的壁垒,就从旁边绕过去
全球关税壁垒越来越高,
但制度的缝隙永远存在。
当卷钉、钢钉、五金件被税率压住的时候,
马来西亚这样的转口节点,
正成为中国制造继续走向世界的一种新方式。
不是取巧,而是顺应规则。
不是逃避,而是重新布局。
在贸易越来越“难走”的今天,
谁能更快适应新规则,
谁就能继续走下去。